饒宗頤文化館

饒公荷塘伴紅磚

饒宗頤文化館(Jao Tsung-I Academy)座落位於香港九龍荔枝角青山道800號,前身為荔枝角醫院,現為香港三級歷史建築。這個鋪滿紅磚牆的地方蘊藏著逾百多年的歷史,以及文化大師饒宗頤先生的作品,就像卡中的荷花盛放著等待著大家欣賞,立即到饒宗頤文化館來一個歷史文化之旅!

任務連連 見證時代變遷

饒宗頤文化館原址多年來歷盡變遷,多番背負把關及醫療等任務。遠至1887年,海關設立九龍關分關,「九龍關地界」碑石現在依然立於文化館東邊的山坡上。

1904年,英國人曾於此興建臨時的華工居所「屯舍」,俗稱「豬仔館」,「賣豬仔」販運大批華工到南非當礦工,其後因為英國政府禁止招聘華工,屯舍因而從1906年被荒廢。

1910年屯舍一度改為控制疫症蔓延的隔離站,直到1920年代又改為「荔枝角監獄」。

1931年加建中區和上區,設立香港的首個低設防女子監獄。

1938年,荔枝角監獄修建成為「荔枝角傳染病院」,專門負責醫治麻風病人。

1948年改名為「荔枝角醫院」,其後曾成為天花、白喉、霍亂等疫病的隔離所,亦過渡成為精神病院。荔枝角醫院經歷半世紀後,至2000年由醫院管理局成立一所長期護理院「荔康居」,到2004年荔康居關閉,荔枝角醫院舊址最終交到香港特區政府手上,最後得以保育改建成饒宗頤文化館及翠雅山房。

保育文化 肩負傳承使命

荔枝角醫院是為香港政府發展局文物保育專員辦事處在《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》中的首批活化項目,於2009年重新規劃及展開活化工作。

活化後的饒宗頤文化館有藝術館、保育館、天光雲影、禮品閣、舊更亭、古石牆等歷史景點和水墨階梯這個文化景點。復修計劃後的饒館營運旅舍和餐廳等項目以支持收入。饒館其後一直極力支持中國及本土文化活動。


地址:九龍青山道800號
開放時間:  
展覽及辦公時間 10:00-8:00
一般時間 10:00-22:00
入場費:免費
前往方法:  
方法A – 港鐵: 從美孚站 B 出口,朝巴士總站方向,前行至中華電力變電站,登上行人天橋,左轉至青山道休憩公園,於交通燈處橫過青山道,即抵達饒宗頤文化館。
方法B – 港鐵: 從荔枝角站 A出口,於長沙灣廣場側轉乘巴士 31B、32、35A、36B、286X,至「饒宗頤文化館」站下車。
方法C – 接駁巴士: 荔枝角地鐵站及美孚地鐵站穿梭到饒館,服務時間由早上9時30分至晚上9時40分,車站及班次詳情請按此
從地圖上查看其他地點:

隨機介紹: